当前位置: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文件发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推动广东省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12-18 09:36 来源:

粤通业〔2023〕31 号

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各市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省内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网易网络有限公司、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和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落实,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部署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作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水平推进广东信息通信业现代化建设,我局组织编制了《关于推动广东省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2023年12月12日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关于推动广东省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推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是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为高位谋划推动我省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助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信息通信业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适度超前布局高品质信息基础设施,深化改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融合创新拓展行业新空间,开放合作推进跨区域互利共赢,双轮驱动筑牢安全发展防线,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广东信息通信业高标准、树标杆、惠民生、可持续的新发展格局。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问题导向,加快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充分发挥信息通信业基础支撑、创新引领、融合带动的关键作用,把满足企业和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服务需求作为着力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统筹协调。以“全省一盘棋”的高度和视角,以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系统性布局、协同性推进的思路与方法统筹各类资源,解决区域、城乡、城市内部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深入推动东数西算工程,探索算力资源跨区域管理调度,实现存算基础设施区域协同。

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化数字化协调发展,支持采用绿色低碳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动信息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加速信息技术赋能社会各领域节能减排,构建“智能+”绿色生态体系,降低社会总体能耗。

共享开放。深化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共建,促进数据要素跨行业共享应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共享。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建设为基点,构建面向世界的战略平台,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

安全可控。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监管能力,强化协同支撑,把安全发展贯穿行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有效防范和化解影响全省信息通信业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实现在创新实力、行业规模、融合赋能、开放合作走在全国前列。建成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基础设施融合共建,行业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各领域;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深入开展,国际数字信息枢纽作用凸显,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良性联动;网络和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及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

到2035年,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能力稳居全球领先,培育一批世界一流标杆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显著提升,信息通信业规模和质量实现大幅跃升,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在全球资源高效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适度超前布局高品质信息基础设施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示范引领

加快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规模化集约化部署,推进垂直领域5G+应用场景示范建设,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支持打造5G-Advanced(5G-A)示范场景。加速6G、毫米波、太赫兹通信、可见光通信、量子通信等下一代通信网络核心技术突破,协同创新基础理论、技术、标准、产品和试点应用。推进10G-PON建设和FTTR光纤到房间的规模部署,持续提升千兆光网覆盖广度和深度,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实施万兆宽带布局行动,提速提质光纤网络服务,研究部署50G-PON试点应用,打造万兆园区示范标杆。推动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建设一批“IPv6+创新之城”。加快北斗、高分及卫星互联网等卫星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安全可靠的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扩容增能,扩大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覆盖面,丰富标识解析应用场景,建设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充分发挥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作用,推动区域流量高效互联,强化与算力网络深度融合,实现算力资源优化配置,成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及华南地区的重要信息平台。

(二)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均衡建设

加强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间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形成互联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协同的基础设施体系。发挥全省共建共享管理系统平台作用,提升站址共享率,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开放共享程度,降低城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成本,提升乡村通信网络质量,有序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开展千兆光网普及提速计划,降低中小企业宽带网络和算力服务平均资费,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大对沿海海域、岛屿、山区等偏远地区宽带网络覆盖,为风电开发、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森林防火、交通运输、应急救援、安全保卫等提供基础网络保障。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进城镇老旧小区通信设施改造和农村通信线路整治,提升城乡信息基础设施整体发展水平。

(三)促进算力基础设施供给提升

优化全省数据中心布局,推进数据中心集群全产业链建设,形成数据中心核心集聚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支撑算力带。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数据中心资源,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支持与省内、港澳和西部地区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打造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提供普惠算力服务。鼓励行业构建算力资源交换服务平台,与周边地区开展算力协同对接,形成跨区域算力资源交易结算机制。推动存算一体的边缘数据中心建设,促进云计算、边缘计算和网络协同发展,构建边缘算力供给体系,支撑工业制造、金融交易、智能电网、云游戏等低时延业务应用。打造服务全国的高性能智能计算中心和全球智能计算高地,提升智能算力占比。推动部署 400G/800G 高速光传输网络、超大容量全光OTN传输系统,大力提升运力网络的服务能力和调度能力。

(四)推动信息基础设施绿色发展

积极采用液冷、蒸发冷却、近端制冷等制冷技术,大力发展低时延绿色数据中心,支持已建数据中心节能绿色化改造,鼓励发展氢能源+数据中心、水下数据中心等新型数据中心,开展数据中心算力资源分布及能耗监测,实现数据中心集约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鼓励电信运营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种数字技术手段实施网络设施智能化改造,降低移动基站、数据中心等设施能耗。加快数据中心、5G基站等区域分布式储能建设,支持钠离子电池在数据中心、5G基站等领域示范应用。大力推广机房冷热通道隔离、微模块、整机柜服务器、余热回收利用等技术,加快通信机房绿色改造。鼓励采用新型超低损耗光纤,规模部署大容量低功耗网络设备,推动能耗监测与信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部署。支持电信运营商创新开展通信设备绿色低碳技术产品评测,优先采购绿色技术产品,引导通信供应链绿色生产。

三、深化改革持续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一)推动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创新

构建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支持科研院所、行业机构、龙头企业建设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基础设施运营、人才储备、考核激励等机制,推动创新设施融合共建共享与提质增效。围绕5G-A/6G、未来网络、卫星通信、量子通信等新技术,积极组织开展行业研讨会、应用创新大赛等活动,营造行业创新氛围,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力争在新技术标准制定、创新应用方面取得突破。充分发挥技术外溢和集成整合作用,加强标准引领、开源共享,促进信息通信关键共性技术理论、标准、架构等方面的协同互促。

(二)引领产业链融通发展

引导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融通,支持“链主”企业发挥产业生态引领作用,提升信息通信产业链规模、质量和效益。健全产业链上下游衔接联动机制,支持编制产业链图谱及产业技术路线图,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急需突破短板领域、协同攻关技术等“N张清单”。深化与广东新一代电子信息、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在技术标准、行业应用等方面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信息通信业与传统支柱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数字化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支持广东家具、智能家电、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数字化改造与升级,助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聚焦创新驱动,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

(三)深化行业自身改革转型

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和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在网络建维、业务运营、管理等领域深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挥链主单位作用打造链式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和典型经验,面向全省各行业试点示范、复制推广。深化行业改革创新,探索放宽行业准入规则,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为行业发展创造重要动力源。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创新,支持行业内央国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力争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支持和引导互联网企业加大在核心技术攻关、业务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投入,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打造增长新引擎。

(四)促进行业服务质量升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服务无止境、服务无小事”作为工作导向,提供更多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产品和服务,让广大用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提升业务规范化水平,科学合理设置考核,进一步提质增效,理性管控市场竞争行为,通过良性竞争带动服务的共同提升和业务的同向改进,合力维护良好市场环境。推动跨界合作,不断提升行业服务用户的深度和广度,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构筑全场景数字化适老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互联网和数字应用适老化与信息无障碍业务改造。推动各类数字化服务和治理应用场景下沉至区县街镇乡村。支持降低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互联网专线费用,助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五)构建新型行业监管体系

构建行业良性竞争体系,立足行业高质量发展,搭建行业健康发展生态协调体系,严格限制价格战、独占社区资源等恶性竞争行为产生。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审慎、规范有序的行业发展环境,压缩许可事项审批时限,规范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审批。创新监管手段,加强对互联网数据中心、信息服务业务、国内呼叫中心业务等重点或新兴业务的监管,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发挥信用记录在企业管理的作用,提升监管效能。加强对APP主办者、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用分发平台、智能终端生产企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指导与监督检查,进一步健全违法违规信息监测和处置机制。强化申诉中心能力建设,挖掘多样化的服务监管手段,推动行业公共服务流程、工作机制,打造属地服务监管样板。

四、融合创新拓展行业新空间

(一)深化基础设施跨行业共建共享

大力推进通信基础设施跨行业共建共享、融合部署,加强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等规划衔接,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严格落实,加强通信基础设施与电力、市政、交通等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和协同建设。加强与住房和城乡建设等行业主管部门工作协同,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等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实现通信基础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提升通信基础设施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公安、应急、水利、能源等领域设施资源共享,实现站址、机房、杆塔、管线等资源双向开放。更好发挥通信基础设施融合赋能作用,引导开展国际先进的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联合促进能源、交通、城市、物流、医疗、教育、农业、水利、环保、应急等领域的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

(二)促进行业数据流通创新

支持制定信息通信业数据管理地方性法规,支持探索建立健全数据产权、数据权益、交易流通和安全保护等基础性制度规范,有序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和深度应用。推动信息通信企业建立首席数据官,开展DCMM贯标评估,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工程,加快行业数据流通交易及应用场景开发。支持信息通信企业与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和数据开放合作,支持开展大数据在工业生产各环节和产业链全流程应用,发展数据驱动的制造新模式新业态。

(三)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应用融合

加强信息通信业与政府部门、各行各业的协同联动,面向生产、生活、治理各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应的示范应用。促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打造5G全连接工厂和灯塔工厂,高标准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动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发展数字乡村,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数字海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全省海洋支柱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助力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速信息通信技术与旅游、金融、商贸、文化等融合应用,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低空网络、低空感知和综合服务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建设5G-A低空经济示范区。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探索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AR/VR等信息通信技术融合的新型服务模式。支持运用下一代网络、云计算、智能传感、卫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时开展城市生命体征监测,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试点,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五、开放合作推进跨区域互利共赢

(一)有序推进电信业务对外开放

先行先试有序扩大电信业务对外开放,支持广州、深圳、珠海、汕头等城市开展数据中心、云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国家开放试点。加大支持省内信息通信行业优秀企业“走出去”,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的本地化运营,支持互联网企业加大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海外布局。支持信息通信企业参与全球行业峰会,提升我省信息通信企业的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大“朋友圈”,做强“生态链”。

(二)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升级汕头、珠海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功能,加快扩容国际互联网出入口带宽,支持深圳、珠海、南沙建设国际海缆登陆站,建立健全国际海缆网络保护维修应急机制和应急保护体系,加快提升国际海缆建设的安全保障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数字湾区”建设,推动大湾区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与港澳、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合作建设,拓展基础电信企业、集客及海外市场,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推动创新转型,为国内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高质量网络和信息服务。

(三)全力推进“双区四平台”战略落地

聚焦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建设,推动行业积极融入国家战略落地实施,激活发展新动能,创造行业新价值。支持广州建设国际数字信息枢纽,提升网络汇聚、数据计算、资源配置能力。支持深圳深入推进中央授权综改试点工作,推进深圳前海探索数据要素深港跨境融通机制,支持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国际数据专用通道,探索建设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等国际信息通信设施。全面提升全省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国际转接能力。

六、双轮驱动筑牢安全发展防线

(一)推进新型融合领域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

深入开展对5G、IPv6、工业互联网等新型融合领域的特点规律和面临的安全风险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遵循,着力深化以分类分级、合规评测和风险评估为基本方法的安全管理体系。深化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定级备案,做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组管理,强化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识别与目录备案,加大网络安全评测评估及整改力度,指导行业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及整改,不断完善内部制度机制和技术措施。推进提升政务、金融、教育、医疗、交通、制造等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算力安全接入能力,推进中小企业采用购买安全云服务方式,降低安全运营成本,提高网络安全专业化、集约化保障能力。

(二)健全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

加强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规范互联网行业市场秩序,完善APP全链条综合监管体系,落实网络舆情应急响应机制,协同开展涉网专项工作。持续开展涉网专项工作,技管结合,加强打击恶意扣费、隐私窃取、数据泄漏等安全问题,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强化行政执法力度,推动APP运营方合法合规经营。构建多方治理格局,推动应用商店切实履行平台责任和义务,加强对APP上架审核和存量排查,组织第三方SDK服务商开展排查,有效提升合规运营水平。

(三)提升管网治网能力

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技术手段建设,推进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加快行业网络安全联防联控体系建设,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平台,推动平台打通、数据共享,提升重大安全威胁技术应对能力。完善反诈手段建设,优化省级反诈平台并与部平台对接,提升一体化防范能力。做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网络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和技能考核,切实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做好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应急处置等基础性工作,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能力。

(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持续完善监督体系,强化特殊场景保护,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行业企业强化责任担当,以更加坚决的态度和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竭力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提供高质量信息通信保障。

(五)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进一步落实《广东省通信保障应急预案》,指导各地依照工作实际制定本地预案,健全工作制度流程,持续完善应急通信指挥体系建设,推进省应急通信指挥平台实战化应用,加强与交通、电力、应急、气象等部门合作,健全应急通信跨部门协同机制,加快打造“大应急”通信保障格局,持续提升网络运行安全水平。整合天通、北斗、高通量等卫星通信资源,加强超级基站对关键基础设施、灾害易发频发乡镇覆盖,加强基层保底通信手段建设,强化应急通信网络保障能力。进一步扩充应急通信保障力量,强化保障队伍培训演练和技能比武,加强卫星便携站、无人机等先进适用装备配备,提升保障队伍技能业务能力、协同保障能力和实战应对能力。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广东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围绕本省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实际需要,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作用,推动产、学、研、用合作,促进高校、科研院所、芯片模组制造企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间资源协同。加强省直部门合作、省地联动,形成发展合力,加快形成本省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态势,统筹推动信息通信业现代化建设、对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强力支撑。

(二)加大要素支持

鼓励省内各地市结合实际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用地、用能、选址等的支持力度,引导支持5G、千兆光网与当地优势产业的融合创新应用,在企业数字化改造、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创新模式和投融资方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进信息通信业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培养实训,完善激励机制。汇聚行业资源,开展解决方案和标杆典型征集和挖掘,加快实现供需高效畅通对接,在行业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研制方面贡献更多广东方案。

(三)扩大宣传推广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政策法规和电磁辐射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消除社会公众误解,营造全社会广泛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舆论环境。通过展览、论坛、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以及报刊、电视台、网络、新媒体等传播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安全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形成行业集中宣传效应,着力打造内外联动、多方协同的发展环境,及时宣介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四)强化考核评估

督促各有关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推进措施和时间节点,切实抓好落实。加强对高质量发展管理的综合考核评价,完善企业数据采集报送机制,强化对相关指标的考核评估,及时跟踪重点任务、重大项目进展等情况。


广东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5年

备注

高标准

1

5G用户普及率

%

80


2

千兆宽带以上用户数

万户

2000


3

5G-A示范场景

10


4

算力网络时延

ms

1

1ms-城区重要算力基础设施间时延

5

5ms-韶关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和省内主要城市直连网络传输时延

5

智能算力占比

%

50


树标杆

6

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收入

亿元

2400


7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收入

亿元

3815


8

基础电信企业研发投入占收比

%

2.2


惠民生

9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20


10

行业用户满意度综合指数

%

>82


11

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处理及时率

%

>90


可持续

12

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降幅

%

17

相较2020年

13

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PUE)

-

<1.3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